億策略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基本面
4月2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,肯定了今年以来取得的成绩,同时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,外部冲击影响加大,因此要强化底线思维,充分备足预案,扎实做好经济工作。
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研判,会议强调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并明确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货币政策方面,要适时降准降息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、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;财政政策方面,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等。
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符合预期。当前外部冲击显著加大,国内逆周期政策要把握好力度,必要时要打破常规,全力稳就业稳经济。”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《金融时报》记者,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在稳增长方面显著加力,各项逆周期调节工具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。
政策工具箱兼具灵活性和超常规特征
今年一季度,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.4%,增速高于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的增速,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,延续了稳中向好、稳中回升的态势,多项生产需求指标加快回升。对于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,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也应该认识到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,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。基于此億策略,会议要求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,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。
“政策工具箱将呈现灵活性与超常规双重特征。”申万宏源证券(000562)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,鉴于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对我国经济预测的扰动,叠加会议“强化底线思维,充分备足预案”的要求,预计后续政策将密切跟踪高频经济数据边际变化,在波动窗口期适时加大调节力度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财通证券(601108)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,从会议部署来看,政策力度加大,态度更加积极。一方面,会议提出政策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以应对外部冲击,显示政策力度加大。另一方面,更注重政策出台的时机和效果,需要根据实际经济和国际形势变化及时推出,用好用足相关政策。
针对宏观政策的部署,会议提出,既定政策要早出台早见效,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。赵伟预计,两会期间部署的相关政策后续落实速度将进一步加快。另外,会议再度强调“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”,预示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力度将加强。
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
关于货币政策,会议延续了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的表述,着力于预期管理与结构优化。会议提出,适时降准降息,保持流动性充裕,加力支持实体经济。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億策略,支持科技创新、扩大消费、稳定外贸等。此外,会议还提出要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。
去年以来,货币政策力度较强,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。最新数据显示,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.89万亿元,同比多增1.06万亿元,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;人民币贷款余额265.41万亿元,同比增长7.4%。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多次表态,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,货币信贷总量有后劲。货币政策调控会与内外部形势相适配,因势而动,强化逆周期调节,推动总量增长保持平稳较好势头。
“预计跟随形势变化,货币政策调控会灵活选择时点,以保证增长和预期的稳定性。会议提出要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,相关工具或定向滴灌生活性服务业和养老产业,以扩大服务业投资的方式激发消费。”赵伟分析认为。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,此次会议着重提及“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”,包括科技创新、扩大消费、稳定外贸以及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等,相关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都将获得货币政策的更多支持。
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
财政政策方面,会议提出要“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。兜牢基层‘三保’底线”。记者注意到,近日财政部公布了1.3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,发行规模较去年有所增长,发行时间较去年提前,体现出加紧实施和用好用足财政政策的特征。
根据会议部署,下一阶段财政政策将抓好落实,推动财政资金尽快落地。温彬表示,这包括一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。二季度注资特别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开启发行,加之专项债“自审自发”加速推进,新增专项债发行也会加快。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,优化支出结构、强化精准投放,兜牢基层“三保”底线。
王青表示,会议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,这意味着当前财政政策的要点是加快支出节奏,适当把安排在下半年的财政支出前移到二季度,全力提振内需,特别是要通过更大范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其他政策工具创新,有效提振国内消费,消化可能出现的出口转内销需求。预计今年新增的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要整体前移,进而为下半年财政加力腾出空间。
对于接下来财政政策可能出台的增量政策,业内也有预期和期待。“一旦关税对出口的负向拖累显性化,财政政策仍有加力空间。”温彬进一步谈道,接下来还可能出台的增量政策举措包括,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;加大消费补贴力度、扩大补贴范围,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消费、家政服务消费、数字消费、体育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。
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億策略,年内财政大概率仍会加码,力度和节奏相机抉择。此外,本次会议还强调要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,指向拖欠企业账款也是后续化债过程中的重要问题,预计会有相关资金安排。
微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